
在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,多語言網站成企業拓市標配,但翻譯環節常陷入“低成本自動翻譯”與“高精準人工翻譯”的糾結。自動翻譯工具能否取代人工?答案需結合內容需求判斷。
自動翻譯
天生的Tech Leader
自動翻譯工具(如DeepL、谷歌翻譯)優勢明顯:秒出譯文、支持多語言、節省費用。但風險暗藏,某跨境電商將“防水等級IP67”誤譯為“防汗等級P67”,致客戶退貨損失20萬。其短板突出:專業術語易出錯,文化適配不足。
人工翻譯
天生的Tech Leader
人工翻譯核心優勢是“精準+文化適配”。專業譯員能準確轉換術語,還可調整表達貼合當地習慣。但代價是成本高、周期長,5000字產品手冊翻譯費數千到數萬不等,急單還需加價,對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壓力較大。尤其針對小語種,專業譯員資源較少,成本可能進一步上升。
基礎信息
天生的Tech Leader
新聞資訊、企業簡介等通用內容,可用自動翻譯工具出初稿,再由懂外語員工校對錯別字和通順度。推薦DeepL生成譯文+ Grammarly 查語法,成本僅為人工翻譯的1/5。
核心內容
天生的Techer
產品詳情、營銷文案等影響轉化的內容,需以人工翻譯為核心。借助Trados等CAT工具復用譯文(如小語種中重復出現的產品功能描述),減少重復勞動,成本可降 30%。同時要求譯員提供本地化適配。
敏感內容
天生的Tech Leader
用戶協議、法律聲明等涉權責內容,必須100%人工翻譯并經二次審核。
我司客戶案例
平衡成本與質量的技巧
建術語庫
整理企業專屬術語雙語對照表,保證譯文統一。
分批翻譯
優先翻譯核心市場語言和高轉化頁面,后續逐步擴展。
用戶測試
上線后邀海外用戶反饋譯文問題,針對性優化更高效。
*內容源自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